文 | 本原财经辽宁股票配资公司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在传统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的当下,AI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进互联网大厂,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投资人与创业者们也扎堆涌入,认为" Next Big Thing "就在 AI 里。
积蓄力量加入 AI 技术军备竞赛的大厂们,也开始在财报中强调 AI 的重要性,屡屡提到" AI 拉动业绩增长"。
AI 真的开始从探索和投入期,步入「收获期」了吗?腾讯营收、净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在最新财报中提到 16 次 AI,百度 AI 新业务收入突破百亿,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27%,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
百度焕发第二春
作为 AI 的先行者,腾讯 2012 年就成立了优图实验室,百度 2013 年成立了深度学习实验室,二者对 AI 的探索都相对超前,不过在战略路径上略有不同。
百度是国内最早喊出" All in AI "的公司,在广告营收压力和公司战略转型的双重驱动下,全面拥抱 AI 显得更彻底更激进。
2024 年中国 AI 平台相关流量年增速超 30%,而传统 SEO 渠道同比下降 10%-20% 的前提下,作为国内搜索之王,百度所受到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2025 年二季度财报显示,百度集团总营收为 327 亿,同比减少 4%,基本符合市场预估的 327.4 亿元;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 73.2 亿元,同比增长 33%。(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百度归母净利润为 47.95 亿元,同比下降 35%,去年同期该指标为 73.96 亿元。)
财报中,最大的亮点是「AI 新业务收入首次突破 100 亿元大关」,同比增长 34%,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 30.6%,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百度云、智能驾驶。
百度坚持 AI 全栈自研,在沈抖的主导下,文心大模型、千帆平台以及硬件上昆仑芯的突破,推动百度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27% 至 65 亿元,约占核心收入的 24.8%。而据 IDC《中国 AI 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2024》报告,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排名第一;在 8 月 20 日最新发布的 IDC 报告中,百度智能云获大模型平台市场第一;客户覆盖超过 65% 的央企,为百度赢得 B 端市场红利。
至于百度的"萝卜快跑"(Apollo Go),Q2 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 220 万,同比增长 148%。李彦宏透露,在武汉,萝卜快跑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今年萝卜快跑出海节奏明显加快,从亚洲、中东到欧洲,在迪拜规模化部署 1000 台无人车,与全球出行巨头 Uber 和 Lyft 展开合作。截至今年 6 月,萝卜快跑的全球足迹已覆盖 16 个城市。
搜索是互联网的基础入口,也依旧是百度最值得关注的业务,现在正全面迈向 AI 化。前段时间,百度搜索进行了十年来最大改版,百度搜索框变大,进化成"智能框"。
7 月,移动搜索结果页中 AI 生成内容的占比从 4 月的 35% 迅速提升至 64%;在百度 APP 上,超 60% 搜索结果页首位即呈现富媒体内容。此外,数字人技术使用率持续攀升,第二季度,数字人相关业务收入环比增长 55%,达到约 5 亿元。
结构化、智能化和多模态优先的 AI 回答,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超链接搜索,转型也带来新的挑战。随着 AI 在搜索中占比提升,传统竞价广告的盈利空间持续承压。作为挑大梁的核心业务、百度现金牛的在线营销业务,二季度营收为 162 亿,同比减少 15%,下滑幅度再次加剧。
百度新任 CFO 何海建在此次电话会上称,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百度加大了 AI 投资力度,但由于 AI 搜索的商业化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尚未扩大规模,预计百度的收入和利润率在短期内面临相当大的压力,第三季度将特别具有挑战性。
高盛的分析师并没有放过管理层,追问" AI 搜索商业化路径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利润率大概是多少?"
管理层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过去 AI 搜索中关键词无法变现,但现在可以慢慢变现了,能够显著提高百度的广告库存。另外,AI 回答更具体更贴切,用户体验感越好就越愿意付费,而且 AI 能够在与用户的搜索对话中更理解用户需求,从而将用户与医疗、旅游、教育等行业服务商连接起来,将传统的 CPC 广告模式(广告点击付费)转向 CPS 模式(广告销售付费)。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百度子公司爱奇艺营收 66 亿元,同比下滑 11%。若剔除爱奇艺,百度核心业务收入则为 262.5 亿元,同比下降了 2%。与此同时,营业成本同比提高 21%,研发开支投入同比减少了 14%。升降之间,二季度百度的核心业务经营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 21% 下滑到了 13%。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现金流为负 47 亿元,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
变革总有阵痛,武汉世纪百捷、开创集团等这些传统搜索业务的代理商们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典型例子。
百度拥有全链条技术能力,AI 应用、AI 大模型、AI 框架、AI 算力全面开花,覆盖了 AI 产业化的完整闭环。加速冲刺的新百度,能释放多少商业潜力,我们也拭目以待。
腾讯尝到 AI 甜头
相比于百度的喜中掺忧,腾讯的财报简直就是闷声发大财了。
当季赚了 184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5%;经营利润(Non-IFRS)达到 692.5 亿元,同比增长 18%。大体量下依旧维持了较高速度的稳步扩张,盈利表现基本回到了 2021 年左右的水平。
毛利水平就更夸张了,同比上涨 22%,增至 1050 亿元;毛利率直接干到 57%,几乎接近全球顶级科技巨头的赚钱水平。
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等三大核心业务皆取得两位数可持续增长,并全部超出市场预期。腾讯虽未在财报中披露 AI 业务具体数据,却在财报中 16 次提及 AI。
与百度、阿里更侧重底层技术输出不同的是,它的 AI 战略更侧重于场景化应用,注重将 AI 能力无缝融入到自身的庞大社交和内容生态中去。
比如腾讯第二季度的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大增 20% 至 357.6 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已经是腾讯此业务连续 11 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腾讯广告的"单次曝光收入"和"曝光率"均有提升。在财报中,腾讯将这一高速增长明确归因于" AI 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以及微信交易生态的活跃。
腾讯利用 AI 升级广告基础模型,助力广告创作、投放、推荐及效果分析,增加了广告点击率与转化率,促成更多闭环交易,进而放大了广告主在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的投入及回报。
在腾讯 ToB 业务板块中,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为 555 亿元,同比增长 10%。其中企业服务收入的增速较前几个季度有所加快,也是得益于企业客户对 AI 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加,具体体现在 GPU 租赁和 API token 使用,以及商家技术服务费的增长方面。
马化腾还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赋能微信内更多应用场景,推动 AI 原生应用元宝的使用量,升级我们混元基础模型的能力,为用户及企业带来更进一步的 AI 增益。"
腾讯自研的快思考模型混元 TurboS、深度思考模型混元 T1 持续升级,同时混元 3D 大模型系列核心成果密集落地,为业务持续注入智能基因。
"第一个接入 DeepSeek "的腾讯元宝是 2025 年 AI 原生移动应用中的"黑马",桥接起微信读书、起点读书、QQ 音乐、腾讯地图等,深度融入微信、QQ 等核心场景。腾讯对元宝的投放力度也是有目共睹的,AppGrowing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腾讯元宝 App 广告投放量级在 6~7 月投放金额均超 10 亿元。
不过,持续增长不能只靠一味投流,业绩报告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未来不打算单纯通过市场投放砸钱来获取新用户,而是计划"把元宝和我们现有平台深度整合",适时加大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
至于"躺在功劳簿上"的游戏板块,自从 2024 年被马化腾"骂"过后,就开挂了:第二季度收入达 592 亿元,同比增长 22.06%。
墙内墙外双双开花,腾讯二季度的本土市场游戏收入高达 404 亿元,同比增长 17%;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 188 亿元,同比大涨 35%。其中长青游戏表现最佳,点名上线 10 年的《王者荣耀》和上线 8 年的《和平精英》,据第三方数据披露,今年上半年,《王者荣耀》月入近 12 亿元。
新游戏《三角洲行动》同样表现出色,7 月日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 2000 万,跃居国内游戏流水前三,成长为能够撑起营收的新爆品。
游戏其实才是 AI 落地的天然场景。《王者荣耀》中,AI 托管功能解决队友意外挂机、只能牺牲游戏体验的痛点,AI 语音助手"灵宝"作为游戏搭子,可以与玩家进行实时对话,《和平精英》上线了不掉线、不背刺、会牢记玩家信息的可靠 AI 队友"花傲天",还为数字代言人"吉莉"接入 DeepSeek。AI 的加入,增加了游戏的新鲜感、用户黏性和体验丰富度。
同时,AI 编程等场景应用,也大幅降低了游戏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减轻开发工作,帮助提升工业化能力。腾讯在财报会上表示,《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长青游戏向平台化演进,加大 AI 应用力度。
百度蓄力,腾讯狂飙,大厂财报中 AI 浓度越来越高,AI 的持续赋能也在重构着大厂业绩。
李彦宏和马化腾各有坚守辽宁股票配资公司,入局有早晚,但未来成绩的比拼只凭实力,这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公司的商业成败,更关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坐标,加油吧,中国大厂。
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